白塔镇纪委 孙倩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里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这句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也道出了整治形式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整治形式主义的一贯坚定态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足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问题。随着整治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让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实际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促进工作取得实效。
形式主义是党和国家在发展中的绊脚石,是我们党在行进过程中必须铲除和克服的弊病。形式主义在基层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上级安排的工作,常常是以会议的形式来进行落实,一开了之,错误的认为开会越多工作抓的越严实,而不是腾出时间研究如何更好的抓好落实。有时候基层干部一天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参加各种会议,会议非常繁多,俨然成了会议机器,疲于奔波各种会议,耗费精力和时间,挤占了基层落实工作的时间。再比如,一些地方领导政绩观扭曲,看中形式和表面的成绩,只在乎上级领导的感观,不是俯下身子搞民生实事而是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地方监督考核以材料提交为主,只要提交的材料形式上规范,该有的落实工作照片都齐全,就考核定位优秀档次,这种考核评价机制重形式轻内容,评价指标不科学不合理,为形式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要想从根本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是要思想上入手。通过思想教育,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引导党员干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民办事的初衷,脚踏实地的干工作。二是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各级机关要将考核要以工作实绩为根本的出发点,避免出现跑偏现象,形成工作落实到纸面上的形式化考核。三是严查形式主义。对暴露出的形式主义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形成有力震慑,让各级党政机关时时对照自查,摒弃形式主义。